最近忽然感觉自己的互联网思维似乎走入了瓶颈,心得思路进不来,老的思路有些也有点过时,要知道,做互联网这一行,如果没有互联网思维是维持不了多久的。想想近期主要的信息获取来源来自碎片时间浏览的一些资讯、微博、公众号。虽然都是一些互联网大咖的一些言论,但难免有些零碎化,于是就想寻找一个既能满足我的求知欲,又可以学习到更深层的互联网思维的信息来源。刚好最近在研究自媒体,同时对简书这个app十分着迷,于是就找到了这么一个我认为的“牛人”,来自简书的“袖卷千重雪”。 虽然我并不十分了解这位作者的真实身份,但是想来,他必定是一位对互联网运营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级别的人物。原因很简单,读上两篇他的文章就知道了,他的文章分析的相当透彻,每篇都是干货,文章中还夹杂着一些易于理解的案例。从他的简书简介中也能感受到,这是一位研究型的专家——“传统媒体出身,致力两岸交流,互联创业实战,商业咨询辅导”。 今天分享的读后感是他写的《马上说天下》系列中的第一篇,互联网思维该迭代了(一):用户思维

互联网思维既然不是圣经,自然也没到三五句话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高度,因此,互联网思维的具体内容也必须随着商业文明的演进而不断精进。那么,现下应该是到了,对互联网思维进行重新梳理的时候了。

这应该是这一篇文章介绍的中心,这位作者写的每一段话都十分言简意赅,但是都能够切中要害,我并不是每句话都可以理解的非常透彻的,我把我理解到的分享出来吧!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开放、平等、互动、合作第一

作者围绕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展开了讨论,对“用户中心论”这样的用户思维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列举了小米等公司的案例,说明了单纯的用户思维并不符合真正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和现实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互联网思维是和工业4.0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我们在追求用户体验,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考虑到成本控制,考虑到我们竞争对手的干扰,所以绝对的符合用户体验的产品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产生的。

比如月饼,往往是买的不吃吃的不买,但是不管是买的还是吃的,至少都在乎品牌信任度和健康养生倾向,以这两个点作为显性和隐形切入点,显然是具有市场撬动能力的。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成功,其实就是产品定位没有选对,我想起了我们当地的很多o2o项目,因为没有做好定位,很多公司没有找到切入点,做了没多长时间就不干了。这样的案例大有人在。可是,作为一个小公司,怎么突破呢?很多线下的项目并不是说引入互联网平台就能够爆发互联网病毒式传播的威力的,做o2o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市场,更多的学习,以及深耕细作的做类似“地推”等基础性的工作。

例如古代青楼就爱玩粉丝经济,什么花魁大赛,就是以粉丝总动员做出规模经济。但是更高一层的,反而是借助名人效应,比如柳永苏轼啥的,以文才聚合歌妓粉丝,再以歌妓粉丝为种子用户带动整个青楼粉丝群,激发“汴梁纸贵”的更大的消费热潮。如此,可堪借鉴么?

这又是一个案例,我认为这正是在暗示做自媒体的价值,或者说,自媒体带动电商的价值,如果线下的商家们都能够把自己的产品引申出一种文化,加上线下活动的优势,能够与用户形成更加紧密的关系,那么,线下的商家们应该更能够玩好粉丝经济。